河海榜样丨国奖风采,青春力量:法学院申松

发布者:学生处发布时间:2025-04-27浏览次数:10

河海榜样丨国奖风采,青春力量:法学院申松

 

 

 国奖获得者风采展示

 

 

 

个人简介

 

 

 

申松,男,汉族,中共党员,河海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两项;现担任法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河海大学水利政策法制研究与培训中心助理;获评河海大学研究生“科技之星”、“河海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专注学科前沿,在南大核心期刊CSSCI《江苏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发表论文1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个人事迹

 

 

 

脚踏实地,夯实基础

 


 

“创新,始于灵光乍现,成于持之以恒”。本科阶段,申松便开始争做社会实践项目的引航星,在项目进程中,申松深入实践,脚踏实地,用脚步丈量青春的足迹,最终项目成功结题,他也因此荣获“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此外,申松更在省级舞台上绽放光彩,荣获江苏省知识产权竞赛省级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奖项,并于大四期间成功推免至河海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阶段,申松学习态度端正,认真聚焦学科前沿。课堂上,申松积极参与汇报展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课堂之余,他还会虚心请教老师学术方面存在的疑难点。此外,申松还积极参与互联网法治、犯罪学定量研究方法等学院各类学术讲座,参加江苏省律师新阶层统一战线学术研究、江苏省房地产法学会等学术论坛活动,不断提高对学术前沿热点问题的综合素养。申松以课堂为笔,蘸取理论知识的墨汁;以社会为纸,融入实践阅历的笔触,书写知行合一的精彩篇章。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把简单做到纯粹,自然可以取得新的突破,遇见更好的自己”。研一阶段,申松偶然间发现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法领域方面存在部分法律制度规范不足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后,他便迅速投身于解决相关问题的行动中,并在导师悉心指导下开展数据领域方面学术研究,确立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大数据涉及多门庞大复杂的学科交叉,想弥补其在法律制度上的疏漏绝非易事,但申松并没有因研究难度大而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越是困难越要勇往直前。

一方面,他不断阅读相关文献,总结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逐步建立起对于数据法的相关知识和认知框架。另一方面,他贴近实际,立足实践,通过汇编案例、研究法律解释、线下调研等活动,了解实践中大数据信息运作的基本程序流程,启发学术研究多样角度。在坚持学术钻研的过程中,申松积极与导师沟通交流,及时跟进并调整研究思路,勇于以创新视角提出全新观点,最终在研一暑期成功发表论文,刊登于CSSCI南大核心期刊。

 

 

 

 

激扬青春,实干笃行

 


 

除学术研究外,学生工作也成为申松施展才思的舞台,在担任法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期间,他切实履行职责,勇于担当作为;积极完成上级党委和支部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研一时,申松克服两地校区难以开展相关支部工作的诸多不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组织活动,完善支部党建系统建设;并配合学校团委积极组织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培训活动,在学生支部工作中彰显红色初心、担当实干的精神风貌。此外,他还联合本科生党支部共同开展红色主题联谊活动,营造了团结向上、奋斗青春的良好支部氛围。

安静的守住时光,打磨青春岁月,方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正如申松的座右铭一样“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相信未来的他将继续脚踏实地,心有繁星,沐光而行,在法学这片热土上奋斗出更加精彩的绚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