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大学城“家庭与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在我校举办

发布者:学生处发布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10

江宁大学城“家庭与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在我校举办

 

家校共育赋能成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作用,强化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25年4月20日,由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江宁基地主办、河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承办的全省高校“家庭与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江宁基地赛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思源楼112顺利举行。本次竞赛旨在推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专家云集,共启赛事

和风送暖,春光融融,来自14所高校的21组老师在我校江宁校区同台竞技。河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刘取芝老师对评审专家和参赛选手表示欢迎,江宁基地负责人郑爱明教授致介绍了比赛整体情况。南京医科大学郑爱明老师,南京师范大学王惠老师,扬州大学张平老师,江苏师范大学石岭老师,南京师范大学季秀珍老师,南京审计大学蔡远老师,河海大学刘取芝老师共同担任比赛评委。

问题导向,精彩纷呈

本次比赛过程中,来自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围绕“家庭与成长”主题,针对学生、家长、辅导员三类群体需求展开教学展示。参赛作品立足现实痛点,涵盖原生家庭影响、亲子沟通矛盾、学业压力应对、心理危机干预等热点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在15分钟内呈现了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教学设计,展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

江苏警官学院程亚萍、吕金浩老师的家长专题作品《家庭如何帮孩子修好大学“情感必修课”》以鲜活的案例为切入点,系统解析大学生常见情感问题,为家长提供科学引导策略;中国药科大学谷靖老师的学生专题作品《用PAC模型与父母实现平等对话》创新运用心理学理论帮助学生构建平等沟通模式。

我校靳易老师《孩子遇到恋爱冲突,家长怎么办?》为题参与比赛,他通过情景模拟,生动讲述了在孩子遇到恋爱冲突时,家长支持和帮助孩子的具体方法。


以赛促教,赋能未来

 

经过全天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5项优秀教学作品晋级全省决赛。本次活动既提升了参赛老师的教学能力,也促进了基地内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友好交流,还创作产生了一系列生动趣致、寓教于乐、富有时代和青春气息的心理健康教学作品,对高校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产生了有益影响。未来,河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以赛促学、以学促行,为学生心理成长注入新动能,也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支持体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