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闻其详 | 地学院党建赋能“333”模式,构建非书院制多元学生社区治理新体系

发布者:学生处发布时间:2023-09-21浏览次数:146


      为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持续增强服务师生能力,提升育人实效,“河海学工在线”推出【院闻其详】专栏,展现各学院在思政教育、学风建设、素质培养、心理育人、资助育人、实践育人等各方面所开展活动以及成就的系列文章。通过宣传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展示青春风采,展现学院风貌,激励广大学生,进一步发扬河海精神、传播河海声音、展现河海文化。


地学院结合学院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动党建引领社区一体化治理新模式,积极推进创新社区治理“333”模式,实现党建育人与社区治理双提升,获评江苏省党建创新一等奖

党建赋能社区治理“333”体系  



一、“3”融合夯实社区阵地


1.思想融合同心聚力,筑牢政治根基。学院在社区、楼宇设立功能型党支部16个、党小组24个,切实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延伸到立德树人最深处。举办“社区+主题党日”“社区+服务基层”“社区+实践探索”“社区+先锋榜样”等“党味”浓、“鲜味”足的社区活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2.目标融合同向发力,深化基层治理。聘请多名专业教师担任社区功能型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明晰社区管理职责、提升建设目标和育人实效。开展“我为组织做件事”“党员服务先锋岗”等活动,强化社区党支部、党小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3.行动融合同步共力,夯实平台建设。将社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与社区公共服务职能统筹部署,建立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平台,打造党务、政务、服务有机融合的网络阵地;依托线上党建信息平台、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构建“线上多渠道”学生事务双重服务框架

“地质知识进课堂”学生社区党员服务站


二、“3”模式深化内涵建设


1.打造社区党支部理论“联学”模式。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学习主题举办社区党员骨干培训,推进社区功能型党支部与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等单位开展支部共建联学,跨支部、跨楼宇组织党员群众开展集中理论研学。组织领导干部、辅导员、党员教师深入社区,讲授专题党课,强化社区党员群众的理论武装。

2.打造社区思政学社“领学”模式。学院组织各社区功能型党支部联合建立“学习社”,在社区内开展领学联学导学,打造“班导师-辅导员-任课老师-学生骨干”育人共同体。以专题思政公开课形式丰富学习内涵;组建先进模范宣讲团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打造社区实践课堂“共建”模式。结合地质、测绘、遥感专业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地质陈列馆”讲解团、“地质知识进课堂”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探秘南京地区的地质生态环境”全国首批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等党员实境课堂功能,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邀请全国高校党的二十大师生巡讲团

成员姜帆老师上党课


三、“3”路径凸显育人功能


1.聘任“实践导师”深入育人一线。学院融通校内校外,融通课上课下,融通供给需求,定期邀请共建单位的实践专家、榜样模范等走进学生社区,组织知名企业HR、杰出校友到学生社区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启发学生成长。

2.设立“实践岗位”助力朋辈帮扶。在社区构建“课程教学、咨询服务、实践活动、危机预防、自助成长”五位一体心理育人工作体系,设立“心理辅导师”“思想调解员”等实践岗位,开展“私人订制”式团体生涯辅导,引导学生党员在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3.深化“社区招聘”谋划育人新篇。发挥组织优势,优化就业服务,通过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将各类招聘会信息点对点推送至学生社区。在社区举办招聘会、宣讲会,依托支部建设开展面对面交流,优化毕业班学生就业体验,激发低年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职’引未来,筑梦人生”校友生涯故事分享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