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2021级“1442工程”暑期训练营

发布者:学生处发布时间:2022-08-31浏览次数:952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学生骨干培养力度,我校于8月23日、24日、26日举办2021级“1442工程”暑期训练营。  

   此次暑期训练营包含讲座报告、实践参观、击剑体验、分组讨论、主题演讲、汇报演出等形式。在3天10个单元集训中,2021级“1442工程”学员、指导教师、高年级指导员共同参与、共同见证了大家的成长!


图片



开班典礼

   河海大学2021级“1442工程”开班典礼于8月23日上午在江宁会议中心二楼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以及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出席。


图片


   郭书记向学员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心怀“国之大者”,勇担使命。希望学员们要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融入集体和团队的发展中,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在求学期间茁壮成长,在一生的步履中展现“毋负邦人期”家国情怀!二是传承“四学”理念,练就本领。希望学员们学习理论、学会做人、学会吃苦、学会创造,拥有与时代同行的“一流能力和素质”,吐故纳新,勇于走出“舒适区”,努力“创新路,谱新篇”。三是发扬亮剑精神,铸剑砺魂。希望学员们拥有敢于亮剑、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以自信勇敢、雷厉风行的过硬作风和直面挑战、团结克难的战斗精神充实自己、收获成长。


图片


《爱国·责任·成长》主题报告

    8月2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孙其昂教授作了题为《爱国·责任·成长》主题报告,他强调系统思维、整体性思维,指导学员将“爱国”“责任”“成长”三个概念相互融合,成就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青年。



团队破冰

     8月23日下午,团队破冰活动在思源楼开展。16支队伍围成16个圆圈,在这些圆圈里互相认识、互相熟悉。在游戏环节,每一支队伍又分成2个小组,主持人老师组织大家进行“合舟共济”的游戏,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将脚下小小的一块布翻到背面。在这个环节中,学员们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培养出心照不宣的默契与绝不抛弃、放弃的团队精神。而在之后学员们用毛线“编织希望的网”,随着抛出的毛线团寄予团队成员们最真挚的祝愿,而编织成的希望的网,托举起大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图片


主题交流

    8月23日晚,16个“1442工程”小组展开分组讨论。本次交流主要围绕学生骨干角色认知与使命担当以及学生骨干成长之路两个主题进行。指导老师及高年级指导员们都在交流会上分享了自己在学生干部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并且提出了他们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全体学员围绕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学员们认识到了学生工作的务实性与服务性,感受到了“1442工程”集体的荣誉感与使命感,并规划了近期目标,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图片


击剑体验

    8月24日,全体学员参与了击剑体验活动。教练首先对击剑运动的起源、礼仪、类别、器材、规则等剑道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讲解,向学员们介绍花剑、佩剑、重剑这三种剑型,让学员们感悟到永不言败的击剑精神。在理论知识学习之后,教练带领着学员们进行了充分的热身运动,让同学们更好地舒展身体,放松肌肉。热身过后,教练向学员们教授了击剑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比赛规则。活动最后,开始“实战”练习。学员们纷纷穿上帅气的击剑服,戴上击剑护面,站在剑道上,互相敬礼,手执长剑和队友进行了对决体验。在实践中切实体会到击剑运动的魅力与顽强拼搏的击剑精神。


图片


读书交流

   8月24日,读书交流活动以分组的形式开展。学员们相互分享了暑假期间阅读的书籍内容,分享读书中的感受与收获,在相互交流中品味读书学习乐趣。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员们把阅读变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生活形式,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主题实践活动

    8月24日,“1442工程”小组分批前往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爱国·责任·成长”主题实践活动,学员们在革命先辈们的先进事迹中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从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到周恩来图书馆,从周恩来先生曾居处到国共代表团原社,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参观小组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解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

   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参观小组重走红色之路,从一幅幅珍贵的影像和一封封泛黄的信函中重温波澜壮阔的历史,感悟渡江精神中所蕴含的催人奋进的力量。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小组感悟到一定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不论将来成就大小,都要始终有爱国之心,肩负好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学生骨干领导力培养与发展》主题报告

   8月26日上午,江苏省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提升专家郭建勇老师作了题为《学生骨干领导力培养与发展》的报告,并在台上与同学们互动。他特别强调“做人”与“立德”对于领导力养成的重要性,通过举出校园生活中真实的例子,让学员们理解以“自强不息”之精神主导任务,以“厚德载物”之胸怀配合他人。怀瑾握瑜,风禾尽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图片


“爱国·责任·成长”主题演讲

   8月26日上午,“爱国·责任·成长”演讲比赛在江宁会议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主题演讲围绕“志气、骨气、底气”“理论自信”“建党精神”等多个关键词展开演讲。在演讲比赛中,20名参赛选手拿出意气风发之精神风貌,以充满激情的演讲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与远大理想。


图片


汇报演出

   8月26日晚,经过一下午紧张的准备、彩排,2021级“1442工程”暑期训练营总结交流会及成果汇演在博学楼报告厅举行。学生处副处长刘取芝老师以及全体指导老师、高年级指导员及2021级“1442工程”学员共同参加。汇报演出分为“爱国”“责任”“成长”三个篇章,通过一个个精彩的舞台表演,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携手领略绚丽的华章。

   总结晚会将艺术性与思想性相融合,学员们通过朗诵、情景剧、合唱、舞蹈等多种形式,展现水之子敢想敢做、无畏亮剑之精神风貌。


图片


结语

  “1442工程”学生骨干培养模式已经持续开展25年,是我校学生骨干培养示范工程。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领导力和“亮剑”精神为核心,组织广大学生“学习理论、学会做人、学会吃苦、学会创造”,“四学”四年不断线,通过深化“培育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学生领袖气质、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学生国际视野”的“四育”工作,提升学生对于“1442工程”学员身份的“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使命感”,通过搭建“助飞、助学、助心、助航”的“四助”工作室,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形成校院“两级”学生骨干队伍培养体系,大力提升学生骨干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带动并激励全校学生奋发有为、共同提高、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