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榜样 | 绩点4.93,连续三年专业第一,这位河海学子用青春点亮未来

发布者:学生处发布时间:2022-01-15浏览次数:272

   为全面推进我校优良学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河海学工在线”品牌专栏【河海榜样】,继续推出2021年“钱正英教育科技基金”“严恺教育科技基金”“徐芝纶教育基金”获奖者学习先进事迹,希望通过典型示范和榜样引领,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今天推出的是:获得严恺奖学金的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崔思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风采吧!

   崔思瞻,女,汉族,中共党员,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综合绩点4.93,均分92.26,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现已推免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攻读硕士。现任校学生科协副主席、社保土管社会学本科生党支部委员、2018级社会学1班学习委员。获严恺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12项奖学金,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河海大学“海韵风华”大学生年度人物等30余项荣誉。连续三年获评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共青团员。主持1项国家级创训。独作论文被2020年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专题论坛接收。作为负责人完成的作品获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江苏省二等奖,是学校本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获奖的唯一本科生团队。

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水之子,崔思瞻不断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素质,连续三年被评为河海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作为社保土管社会学本科生党支部委员,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小见大,践行在野之学

   崔思瞻勤奋好学,知行合一,从理论与实践中获得真知。她努力积累理论知识,对待学习一丝不苟,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是河海大学“海韵风华”大学生年度人物。

   同时,她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极投身科研实践。她曾主持国家级创训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困境及其治理机制创新研究——以浙江“千万工程”为例》。作为负责人开展“源泉工程”、人居环境调研活动,扎根农村,心系群众,实践过程被省级媒体“浙江24小时”、“浙江在线”与“江苏省学生联合会”报道,获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7项社会实践类荣誉称号。

走出课本,让知识落地

   在陈涛教授和校团委朱乔书记的指导下,崔思瞻在大三报名参加了第十七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她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深度调研江苏省沿江八市的行政单位、企业、科研单位与民间组织,完成调研报告《责任型政府、活力型市场与响应型社会——江苏长江大保护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获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原董事长卢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章青等专家推荐,获得江苏省二等奖的成绩,是学校本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唯一的本科生获奖团队。

   从校内选拔赛的200多支团队,层层筛选,到最终的8支团队,历时将近一年,也很考验意志。但科研对她而言不是负担,而是值得反复攻克与探索的难题。

心系社情,培养科研素养

   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崔思瞻认为关心身边的社会现象能够帮助培养科研素养。在疫情期间,她注意到许多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被社会贴上了标签,承受着“污名”压力。因此,她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疫情中留学生的叙事、相关新闻叙述等进行文本分析,完成论文《基于污名理论的疫情留学生探析》,被202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 “抗疫与社会心理学的新拓展”专题论坛接收,她在论坛上进行报告展示与交流。这段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社会学“创造健康社会”的重要使命。

求真务实,工作尽心尽力

   崔思瞻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求真务实,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三年来,从校学生科协干事到主席团成员,她始终严于律己,顾全大局,组织工作有条不紊,协助举办“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专题报告会、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科普周讲座报告会等系列讲座,使学生科协融入“一心双环”的团学组织新格局。

   崔思瞻的人生格言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她将继续运用持续不断的信心和好奇心,发挥所学的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