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禹晨——同是水之子,传递河海情

发布者:学生处发布时间:2021-11-23浏览次数:10

个人简介

马禹晨,男,汉族,预备党员,能源与电气学院20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曾任港澳台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现任能源与电气学院2017级年级文体委。


个人荣誉及奖项

奖学金类

1.连续三年获“科技创新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

2.连续两年获“学业进步奖学金”、“艺术体育奖学金”

3.获“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

竞赛类

1.河海大学电子设计大赛

2.二等奖“电气创新杯”三等奖

3.河海大学“新生杯”篮球赛亚军

4.河海杯排球赛亚军

5.河海大学运动会男子4×100季军

6.河海大学运动会男子跳远第七名

7.河海大学消防安全主题比赛二等奖

荣誉称号类

1.优秀学生干部

2.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个人事迹

河海的四年,是充实紧凑的四年。水之子在入学之时,充满了斗志和对未来的期待;毕业之际,大家硕果累累,憧憬美好的未来。

马禹晨同学自大一进校起,就注重国际交流经历。在同学们的推选下,担任2017级年级文体委,组织安排学习之余,帮助同专业的老挝留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主动承担实验小组任务,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生活上,走进他们的民俗文化,互相切磋厨艺,畅聊人生。在图书馆学习时,还结识了沙特阿拉伯的国际友人,一同讨论了各自专业的相关问题,相互之间成为了良师益友。

在大一暑假,参加了学校组建的加拿大UBC交流交换项目,进行了为期35天的学习。温哥华是一个移民城市,也是加拿大的主要港口城市和重要经济中心,更是加拿大西部的政治、文化、旅游和交通中心。选择在温哥华工作、学习的华人大多都钟情于这里的温和气候和港湾风光。刚到UBC的时候,一时无法适应三餐的饮食习惯和全英文上课模式。在学长姐和带队老师的帮助下,多做课堂笔记,录音重要内容反复学习,很快就有所收获。后来就开始主动和外教沟通专业问题,交流认识想法,取得了优异的结课成绩。交流期间,在保证完成课业的前提下,广结国际朋友,参加UBC举办的校园活动和外出活动,在各种趣味比赛中,感受异国风情和文化魅力。除此之外,走访了加拿大温哥华电视台,了解加拿大新媒体行业的日常和发展情况,学习了社会科学专业类别的不同,深切感悟到撰写出一篇优秀的新闻稿来之不易。这次的交换经历也诞生出了日后留学深造的计划。

回到学校后,马禹晨同学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文化经验交流活动,将交换期间的心得感悟和同学们一同分享,起到了不错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大学生必修的寒暑假实践活动中,均获得“先进个人”的称号,了解行业现状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经历,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日后,在研究生学长的带领下,成立了河海大学港澳台文化交流协会。以社团的名义团结港澳台地区同学,并为本校同学了解港澳台地区文化提供帮助和渠道。在大三期间,主动承担起责任,成为协会会长。任职过程中,组织本校同学开展文化交流会、读书会,并联系往届校友讲述香港科技大学的留学体验和招生政策,社员们收获颇丰。

在这两年中,马禹晨同学对国际文化尤为重视,选修了《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美国文学选读II》、《美国社会与美国政治》、《英文作品中的“孤独”》等文化学科,通识选修学分位居年级第一,广泛地学习认识了他国的文化特点,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学习美国文化、政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当下中、美两国之间的较量,非一日促成,中美贸易摩擦是体系诱因和单元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系列的制裁措施是美国基于两国实力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预防性行为或体系性反应;两国之间政治、经济制度差距和文化差异或价值观的不同,显著影响了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除此之外,马禹晨同学参加了大量的体育竞技比赛,在学校举办的篮球赛、排球赛、运动会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一些专业科技竞赛中,也展现出了个人风采。两年的时间里,通过网络平台、线下走访、中介咨询等多种渠道了解准备出国留学事宜。面对大量的国际名校,充满了期待与憧憬,一时之间难以决断。后来,在与创新创业训练的指导老师沟通交流中,找到了奋斗方向,决定留在祖国的大地上,去香港深造。在准备期间,马禹晨同学通过自身努力,首考雅思就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达到了香港大学入学要求;与室友同学一同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出席IEEE国际会议,并发表一篇论文、一项专利,最终收获国家级结题项目。在这段宝贵经历中,深切体会到了专业学科的知识魅力,作为一名工科生,更要发扬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要求,日后在工作中投身一线事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马禹晨同学已经顺利拿到了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电气专业的硕士录取资格,将在今年九月入读香港大学深造。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马禹晨同学光荣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后的国际交流事业中,不管身处何地,身负何职,应时时刻刻铭记自己中国共产党员的身份,为人民群众服务,传递红色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