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李少宇,男,汉族,中共党员,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生。综合排名10/168,已获得河海大学推免资格。曾任土木与交通学院团委青协副会长、会长;现任17级辅导员易班助理;现任ASCE-ISG河海大学分会副会长;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20级土木三班班导师助理。
个人荣誉及奖项
|奖学金类
1. 2019-2020学年河海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学业进步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
2. 2018-2019学年河海大学“精神文明奖学金”;
3. 2017-2018 学年河海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
|竞赛类
1.2018年第七届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银奖
2.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校内选拔赛二等奖
3.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十五届高等数学竞赛本科一级组三等奖;
4. 2019年第十六届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校内选拔赛三等奖;
5. 2018年第十五届华东地区高校结构设计邀请赛校内选拔赛三等奖;
6. 第六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优秀奖
|荣誉称号类
1. 河海大学“优秀学生”;
2. 河海大学“优秀志愿者”;
3. 河海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4. 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5. 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个人事迹
在大学第一次集体活动——破冰行动上,当时的班导师助理梁栋学长向李少宇和同学们讲述了他的求学故事,对于他大学前三年的丰富大学生活侃侃而谈,比如参加社会工作、投身各类竞赛和公益活动等。望着学长在他们面前熠熠生辉的样子,他在心里埋下了一枚种子——成功推免本校,他也要像学长一样优秀。种子一旦埋下便只顾给它阳光和雨露让它生根发芽。如今大学四年恍惚间已临近尾声,如今已经保研本校的他也成为了一名大一学弟学妹的班导师助理,想要去传承这份热情和梦想,回首大学四年他在公益、竞赛、科研中的奉献与投入,那颗小小的种子已经茁壮成长为树苗并将继续汲取养分、奋力生长,因为他明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颗爱心,在公益中奉献热情
公益,是贯穿李少宇大学四年生活的一盏明灯,是一颗赤诚爱心得以奉献的最好方式,他以社会工作为基础不断延展到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在这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他的价值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他怀揣着一颗爱心,大一时就加入了土木院与公益志愿活动直接相关的部门—土木院团委青协,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志愿活动。在爱心包裹活动中,通过在街道上跟路人的讲解和劝说,让路过的陌生人奉献一份爱心给贫困山区的学生,他明白了爱可以跨越距离;在美化校园活动中,他组织带领志愿者打扫江宁校区东操,他明白了爱可以净化环境;在百家湖地铁志愿者活动中,他帮助无助的老人规划路线购买车票,他明白了爱可以指明方向;在梅园讲解志愿活动中,他通过为参观者讲解周恩来等伟人在与国民政府斗争中的精彩故事,他明白了爱可以传承精神;在书传少年——南京宁燕农民工子弟小学赠书活动中,他在学校奔走各个寝室、教室,将同学们不再使用的书籍收集起来一起运送到宁燕小学农民工的孩子们的手上,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他明白了爱可以传递文化;在指尖上的蜕变——博爱关爱智力障碍人群的活动中,他陪伴智力障碍人士学习玩耍,并为他们筹备资金改善生活,他明白了爱可以治愈心灵。在一次次志愿活动中他奉献着自己的一颗爱心也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这份来自奉献的热情让他决定留任,后担任土木院团委青协副会长、会长,任职期间组织了在河海文体中心举行的江苏省国际舞大赛志愿服务活动,高淳、溧水国际马拉松志愿服务活动等。其中指尖上的蜕变博爱活动,在他和青协的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2018年第七届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银奖。
大一的暑期,在学院党委潘静副书记的带队下,他参加了大学生“三下乡”省级暑期实践活动,他和“土司悠悠,吊楼叠叠”土家文化调研小组的成员一起来到湖北省恩施市咸丰县调研现存吊脚楼的情况,在走访了咸丰县文化旅游局、询问当地有关人员后,他和组员们深入大山寻找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万桃园先生。作为土木专业的学生他认真聆听记录万老先生讲解吊脚楼制作工艺,编辑发送微博推文进行文化宣传并得到了河海大学官方微博的转载。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他知道了公益不仅仅局限于志愿活动的自我奉献,也需要对即将失去传承的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
在大一刚入学的新手启航周活动中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土木开放日活动,后来终于能够加入ASCE-ISG河海大学分会这一优秀的组织,并在大四时作为副会长第一次组织了土木开放日作为2020级新生启航周的活动,这看似巧合又必然的一切,离不开他的初心和努力。在2020年11月26日他很荣幸地代表河海大学前往河海大学定点扶贫对象——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石泉中学进行土木开放日走出校园扶贫特别活动,为山区的孩子进行专业的启蒙和引导教育,就像当初学长在李少宇心里埋下的那颗种子,他也想在山区的孩子心里埋下一颗火种,他深知扶贫不仅仅要扶经济也要扶精神,这些孩子心里的这一点火种将在他们日后的生活里绽放,让他们能够重新回到家乡兴起家乡的脱贫建设之火。
一点孤勇,在失败后绽放光彩
竞赛,是李少宇大学生活中磨练自身的舞台,从刚上大学土木开放日活动中看着学长学姐在短短的时间里拼好一座钢桥开始,他就一直对于结构竞赛和岩土赛等专业竞赛十分感兴趣,从大二下开始,逢赛必至,省赛、华东赛、国赛校选每一次他都积极参加,手被木条竹条刺破,被剪刀划伤,被胶水粘在一起是家常便饭,做好的模型在一次次加载尝试下不断的失败也没有打退他,他凭借着一点孤勇,失败一次就爬起来一次,虽然每次比赛的成绩都只是二等奖或者三等奖,没能问鼎最高奖项,这一度让他怀疑自己是否能力不足,但是在短暂的怀疑之后是一次次更加坚定的选择,从未放弃。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队友的不懈拼搏下,成功入选2020年河海大学全美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挡土墙队。自从校选选拔开始后的那六个多月,他的生活便只剩下上课、敲墙(比赛训练)、睡觉三点一线,每天晚上敲墙到科学馆关门才被迫离开是家常便饭,寒假更是坚持训练到大年二十八才回家。备赛期间从来不缺少失败,比赛的砂子需要筛选到固定的级配,没有合适的机器他就和队友们一起用手拿着筛子去筛。裁剪筋条的过程中,手被小刀戳破简单包扎后就继续投入训练。用锤子敲墙击实砂子的过程中,锤子把手磨出水泡他也没有想过休息。做好的模型墙一次次在砂子的重压下倒塌,他和队友便一次次优化方案。跟他们一起比赛的有同济、浙大等国内高校,还有加州伯克利等国外高校,他们没有理由松懈。全球几十所土木工程专业优秀的高校都想入围这次比赛,而只有计算书前二十名才能够获得参加比赛的资格。并且由于赛题的要求很多材料只有在美国才能买到,等寄回学校又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直到计算书提交的前一个星期,他和队友们才拿到了从美国寄回来的符合比赛要求的材料。拿到材料后他和队员们意识到,之前所用的国内材料刚度、抗拉强度、摩擦系数等与美赛比赛材料完全不同,这也就意味着之前做的所有试验结果对于比赛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时间距离提交计算书只有七天了,这短短的七天里他们不仅要做试验还要写一份全英文版的高质量计算书。他们没有放弃,七天时间他们每天工作到凌晨四五点在实验室的桌子上趴着小憩一会儿就起来继续,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计算书取得了第八的好成绩,突破了河海大学参加美赛挡墙赛计算书历史最佳成绩。但是让他们遗憾的是突如其来全球蔓延的疫情,让这次比赛从线下变成线上,又从线上变成延期,最后不得不取消。不过这份在比赛中愈挫愈勇的精神将帮助他度过以后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一份坚持,在科研中点亮道路
科研,是李少宇大学生活一个新的起点,大三时他有幸通过导师制进入沈扬老师课题组学习,并开始接触科研,开启全新的大学生活。在科研的过程搅拌混凝土时弄得满身灰尘,电渗处理淤泥时弄得满身泥泞这些都不足以让他放弃,他凭借着这一份在科研中的不懈坚持最终点亮了他硕士阶段的研究道路。
他热爱思考钻研,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科研与实践能力。曾作为成员参加了一项校级创训,目前作为负责人正在主持一项国家级创训。在此期间以一作身份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分级加载电压下考虑有效电势变化的软黏土电渗固结理论》,以三作身份发表SCI论文一篇《Study on the Electro-Osmosis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Clay from Taizhou with Various Saline Solutions》,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参编专业性著作《土力学原理十记(第二版)》,参编《河海大学本科生教学指导蓝皮书系列丛书》。
大学四年的生活即将结束,但对于他来说,科研之路才刚刚开始,不久后他就要去上海崇明岛堡镇港的工地进行试验学习。科研的前路注定不平坦,荆棘和困难不会缺席,熬夜和加班是家常便饭,但是所谓坚持便是选择了就不会放弃。“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年少”,一个人不会永远是年轻,但是有梦想的人永远年少。以梦为马,愿他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