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
2025年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
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成果
我校推荐报送的3项成果均成功入选
持续完善党建工作与学生社区建设的融合机制,推动学生社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红色基因传承的关键点。
织密“党建+网格”组织体系,打造社区治理“神经末梢”。在社区、楼宇设立功能型党支部、党小组,做到功能型党团支部全覆盖;加强对社区党团组织的指导;设立社区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先锋岗,发挥党员社区服务作用。

在党员服务先锋岗社区开展志愿讲解活动
创新“党建+思政”教育模式,筑牢社区信仰根基。打造理论“联学”、实践课堂“共学”、思政学社“领学”模式,让理论学习冒热气、接地气、有生气。

社区“学习社”领学联学共学
深化“党建+服务”机制,激活共治动能。定期邀请共建单位的实践专家、榜样模范等走进学生社区,组织知名企业HR、杰出校友到学生社区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启发学生成长;聚焦“竞赛中的科创与思政”,组建科创思政讲师团举办沙龙,引导学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河海大学“四维”赋能自管会构建协同共治生态圈
以学生公寓自管会为抓手,通过群众性学生自治组织建设,深化学生参与社区治理路径方法,提升学生社区治理水平。
组织创新,夯实社区“自治土壤”。学校于2001年成立学生公寓自管会,创新设立“主席团+职能部门+理事区”三级联动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打造学生参与学生社区管理平台。
服务共建,提升社区“治理活力”。每月固定150位自管会干事覆盖每栋宿舍楼宇,参与管理站值班、宿舍卫生检查、绘制主题黑板报等社区管理工作,提升学生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
文化激活,凝聚社区“空间能量”。以公寓自管会为主体,精心策划并组织“学生物业一家亲”、公寓文化节、“寓韵生活”等各类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公寓文化节开幕暨第二十二届楼道歌手大赛现场
评价驱动,培育社区“生长营养”。完善学生参与社区活动、日常治理的过程性评价办法,建立完整的学生公寓自管会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以“ 水韵文化 ”铸魂“一站式”学生社区——构建 “四维浸润”育人体系培育时代水利英才
深度聚焦“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通过统筹规划、创新实践,构建起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社区文化育人体系。
夯实 “红色文化” 阵地根基。开展“水韵英才”“红色研学”“先锋接力诵读”等特色活动,领航筑牢社区红色文化“思想堤坝”。

厚植“特色文化”育人沃土。开展“润心育美”纸浆画制作、“悦心飞韵,筝语传情”“夏日绮扇,漆韵流长”等活动,加强社区传统文化浸润。通过节水设计大赛、“以水为缘,译海同舟”主题翻译比赛等活动,将水文化等学科专业文化融入社区文化。

拓展“非遗文化”传承路径。与街道社区、地方组织等开展深度合作,在学生社区开展“璀璨非遗,童心相承”双语非遗宣传、“玲珑镂刻展匠心,春风为曲颂非遗”文化体验等活动,传承弘扬非遗文化,丰富社区文化内涵。

打造“四季常新”文化盛宴。结合不同季节,举办学业指导、学科竞赛和文化交流活动,形成了四季常新的文化景观,满足学生多样化文化需求。

我校自2022年入选“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阳光工程,建设七彩社区,成就青年未来”为建设主题,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参与、多渠道推进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通过六大模块建设,加快把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形塑社区育人新生态,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此次评选活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承办,经高校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择优遴选出158个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成果,纳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资源库,并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云平台和高校思政网微信公众号进行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