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管理  风采展示  学子风采
推TA上头条 | 心中有“光”,姜萌怀揣热爱前行!

发布时间: 2025-04-14      访问次数: 10

TA上头条 | 心中有“光”,姜萌怀揣热爱前行!

 

主动探索世界

实现自身价值

怀揣对光伏研究的热爱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

2022级硕士研究生姜萌

在《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Applied Energy》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

获国家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光的故事!



务实、突破、成长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关键是保持持久的热情和踏实的态度。”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讲,课后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姜萌每天几乎投入10余个小时来练习习题、巩固知识、查漏补缺。拥有超乎寻常毅力与韧劲的他,在《最优化方法》《计算机实时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与应用》等12门课程中都取得了90分以上的成绩,对专业知识和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建构起了扎实的知识体系,稳固基础,层层递进。

 

“太阳是地球上无数生命体赖以生存的能量源泉,它不断释放着巨大的能量,但目前光伏发电的技术却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姜萌认识到,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新能源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光转电效率、光伏设备维修等诸多难题,在老师们的启发和指导下,他对光伏新能源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潜力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决定将其作为他研究的主攻方向。

 

“光伏建模、故障诊断和健康评估,这三个部分相互关联且相辅相成。光伏建模提供理论支撑,故障诊断识别系统异常,健康评估则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精准反馈系统长期运行状态,”姜萌介绍道,“我希望能将这三者结合起来,全面了解光伏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从系统梳理文献综述到深入进行数据分析,从逻辑推理到完善框架,姜萌慢慢摸索着。“科研数据成果呈现不精准、语言表达复杂晦涩、结构缺乏创新性,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困难,但正是在一遍遍完善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理论推导要通过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来支撑,论文中的每句话也要选择用最恰当的方法来表达。”

 

 

模型参数辨识方法(CGH-GTO)框架

 

最终姜萌创新性地提出了CGH-GTO模型参数识别方法,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利用算法反推出温度、辐照度等关键参数,从而构建出更精确的光伏发电模型。在此基础上,经历了七八个月反复的推敲和打磨后,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CGH-GTO method for mode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er, honey badger algorithm, and gorilla troops optimizer》,最终在《Energy》上发表。

 

向下扎根、从中收获

“学术研究绝不能闭门造车,要紧跟学术前沿,拓宽学术视野,更要深入挖掘,培养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在了解和学习国内外光伏领域最新学术动态的基础上,姜萌还关注着其中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和实证案例。

“突发的暴雨和时而出现的沙尘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数据的检测和采集。”在开展光伏新能源的实地探索中,影响光伏系统的环境因素有很多,不同的气候会创设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由于实验条件不稳定,导致所采集到的光伏数据波动较大,难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面对这一挑战,姜萌和团队成员深度分析影响因素,针对数据波动具体原因不断调整实验方案,优化数据采集流程,增强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加强对环境变化的监测,确保能够及时调整实验条件,实地观测维护光伏电板,“也曾有过被低压电打个哆嗦的情况,所以大家要做好防护再进行。”姜萌和团队成员坚持不懈,最终不仅获得了可靠的实验数据,推动了研究的顺利进行,也让姜萌认识到,科研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灵活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参加光储场站群实时数字仿真运维系统的研究项目时,姜萌和团队成员紧密合作,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对光伏系统进行全面的性能评估和监控,最终成功优化了数据分析流程,提出了更高效的诊断方法,姜萌也对光伏系统的实时监控与优化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精益求精的姜萌,努力向下扎根,积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向上成长。


不断前行的动力


“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铁心桥试验研究基地,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了力学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相关试验设备和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丰富所感。”在参加第三届力学与可再生能源学术论坛暨首届新能源装备研究生学术沙龙时,姜萌不仅在现场听到了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浅出地介绍力学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更在研学活动中与同学们交流研究心得,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同时,姜萌还获评了会议“优秀研究生论文”,激励着他继续努力,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带着从中汲取的优秀经验,姜萌在组织策划学院“跨界对话,携手共进”研本学习交流营活动时,反复推敲活动细节,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带领成员们多次讨论细节、细化分工,最终成功通过这场交流活动打破了本科生与研究生间的壁垒,有效促进了同学们的学术交流与就业经验分享。“这是全新的挑战,也督促着我不断调整和成长。”顶住压力的姜萌,从中收获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不断前行的动力。

“最重要的是,保持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既要脚踏实地,也要追求卓越,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要相信自己,勇敢迎接挑战。”怀揣着对于光伏研究的热爱,姜萌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路线图。“希望能继续深入研究光伏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光伏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向,为推动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并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投身于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相关行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