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管理  风采展示
推TA上头条 | 在《Science》上发表Letter,博士生徐伟沿着海岸尽情奔跑!

发布时间: 2025-03-24      访问次数: 10

TA上头条 | 在《Science》上发表Letter,博士生徐伟沿着海岸尽情奔跑!



 “Protect oyster reefs in China’s coastal zone”

港航院博士生徐伟在《Science》上发表Letter呼吁加强中国牡蛎礁海岸保护从热爱启航,到深耕求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青春诗篇!



徐伟,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2021级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博士生,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8篇,授权专利2项;曾获国家奖学金、严恺奖学金一等奖、潘家铮水电奖学金、张光斗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获宝钢优秀学生奖、江苏省三好学生、河海大学研究生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

奔向蔚蓝大海

 “《海岸动力学》的课堂上,陶爱峰老师的讲授让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迸发出新的趣味,不仅让我们认识及掌握海岸动力因素的基本理论,为学习港口工程、海岸工程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也令我萌发出深入探索海岸保护领域的念头。”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初心,徐伟加入到研究“生态海堤”的队伍,开启了他的海岸防灾减灾与保护修复科研之路。


2019年,徐伟前往位于福建平潭的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收获了真正与海洋朝夕相处的宝贵实践机会。在出门200米就是大海的研究中心,徐伟真切感受到了海洋防灾减灾、建设生态海堤的重要意义。
特别是参与海堤生态化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时,让他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开始尝试撰写相关学术论文。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后,徐伟发现国外已经开展了很多海岸生态防护工作,“这对于我国开展生态海堤建设有什么启示?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哪些有益的经验呢?”带着这样的想法,徐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撰写了《国际海岸带生态防护对我国生态海堤建设的启示》,该文章下载量突破1200次,入选了2019年《学术精要数据库》高下载论文。


徐伟开展现场测量
想”固然重要,但“写”同样关键,徐伟分享着自己的经验。“有想法就立刻写下来,不一定非要考虑得非常完美再动笔。先写初稿,再不断地打磨、修改、锤炼,勤动笔,方能成篇。”这篇论文的顺利发表给徐伟带来鼓励的同时,也让他坚定了进一步探索生态海堤和海岸防灾减灾方向的决心,希望未来自己的研究能被应用到实际中。



探索提升海岸韧性的最优解

博士就读期间,徐伟在导师的启发和自己的实地调研中发现,牡蛎礁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净化水质、提高渔业资源、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还具有减缓岸线侵蚀等功能。然而,牡蛎礁作为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独特的空间结构、丰富的空隙和粗糙的表面,还存在着消浪机理不明、消浪效果不清、布局方式不优等问题。


为此,徐伟将牡蛎礁消浪特性与优化布局作为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牡蛎礁是牡蛎附着在基体上形成的生物性结构,这个基体可以是石块,也可以是预制的混凝土结构。以前的研究仅考虑礁体结构本身的影响,没有关注表面附着牡蛎后会如何影响消浪效果。”徐伟介绍道,“所以我想通过牡蛎礁的消浪实验,探索有无牡蛎壳对消浪效果的影响。”


确定方向后,徐伟经历了一次次“调试-重来”的往复过程。他面对的不仅是复杂的仪器和数据,更有繁琐的实验步骤和探索全新实验方向的挑战。从清晨到深夜,徐伟就这样在实验室里“泡”了近两个月时间,最终定量揭示了有无牡蛎对城堡状牡蛎礁消浪效果的影响,揭示了波浪反射、破碎、摩擦耗散等因素在城堡状牡蛎礁消浪过程中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基于布拉格共振排列的牡蛎礁优化布局方法。



20234月,徐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Letter,总结了我国牡蛎礁海岸修复措施,呼吁进一步加强保护。在理论与实践的一步步积累下,徐伟对海岸防灾减灾与保护修复的理解不断深入。“能够在创造和实践中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目标值得努力。”

一直在路上

海岸带作为陆海交互作用的特殊地理单元,是人类文明与海洋生态互动的关键界面,在海平面上升、风暴潮频发等自然演变与围垦开发、污染排放等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下,海岸带生态系统脆弱性日益加剧。“保护海岸带生态系统对于维护海岸线稳定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希望能够做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2023年徐伟参与广东潮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受条件制约,他无法前往项目现场,不能实地调研和记录相关数据。为了支撑项目顺利开展,他几乎是24小时线上待命,随时接收来自现场的一线资料,并整理撰写牡蛎礁修复相关内容,最终该项目成功获中央财政上亿元资金支持。该项目有利于提升潮州海岸防灾减灾和固碳增汇能力,能够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通过自己的行动带来切实的转变,徐伟从中感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徐伟参加科普宣传活动


5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徐伟积极响应“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助力社会公益事业。他作为主讲人参加了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的“海岸减灾与生态协同增效”科普宣传活动,向公众科普海岸防灾与生态协同增效的案例与意义,吸引了众多校内师生、附近中小学生与居民的参观。


目前,徐伟围绕海岸防灾减灾与保护修复研究方向在《Ocean Engineering》《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持续助力海岸防灾减灾与保护修复协同增效。


徐伟在第三十八届海岸工程国际会议(ICCE 2024)作报告
人生需要passion,方能勇往直前。”徐伟怀揣海洋梦想,以激情为动力,沿着海岸,向着自己的热爱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