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我校优良学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河海学工在线”品牌专栏【河海榜样】,继续推出本校徐芝纶奖学金获得者学习先进事迹,希望通过典型示范和榜样引领,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今天推出的是:获得徐芝纶力学奖学金的水文水资源学院2020级水务工程专业3班的杨雪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风采吧~
杨雪松,男,中共预备党员,2020级水务三班班长,水文院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综合部副部长,校“1442工程”学员,2022级新生助学导师。综合学分绩点4.64,专业排名6/116,获得河海大学2021年“优秀共青团员”、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校第四届“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二等奖,2021年第七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2022年第八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获徐芝纶奖学金、2020-2021学年河海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学业进步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
坚定理想信念,做有理想的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须以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奔跑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自入校以来,杨雪松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成长为一名具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新青年。自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起,他始终饱含对党的崇敬之情与向往之意,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他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先后担任水文院2020级水务工程三班班长、水文院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综合部副部长、2022级助学导师等职务,也是校“1442”工程学员。他不仅认真完成学院、年级安排的各项工作,还积极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团课录制、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并获得了河海大学第四届“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二等奖。
练就过硬本领,做有本领的大学生 杨雪松深知,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虽然在初入大学时对大学的学习模式有些不适应,但他始终坚持刻苦学习。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取得学年绩点4.82,累计绩点4.64,专业排名6/116的好成绩,目前已修读的43门必修课中31门满绩、12门分数达95分及以上,工程力学、水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实验四门力学课程均在90分以上。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杨雪松也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辅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等。课程学习之余,他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创训项目等,获2021年第七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2022年第八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参与校级创训项目2项,在创新训练实践中锻炼科研能力,获2020-2021学年河海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学业进步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等。

坚持知行合一,做有担当的大学生 在学习之余,杨雪松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在促进自己全面发展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绽放属于自己的青春之花。他曾赴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开展碳汇功能调查,并作为主要团队成员组织策划科普活动,帮助附近居民认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他参与学院“若水计划”暑期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水文中心参观学习,并在滨州市滨城区水文中心顶岗实习,在水利一线工作中认识专业,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他还赴天津调研南水北调前后天津市用水结构,在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中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意义。最终,他所在的团队获评校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他也获评河海大学暑期文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在校期间,杨雪松还参与了水文水资源学院“溯源讲师团”志愿服务项目,并作为小组负责人带领小组成员为走出校门、面向大众、宣传国家“双碳”目标、号召群众参与碳减活动而做准备;参与了学校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红十字急救员证。在体育锻炼方面,杨雪松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了篮球运动作为兴趣爱好,多次参加“水文杯”篮球赛。他认为,丰富的实践经历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成为他学习工作的强大推动力,促进了他的全面发展。
“以渺小启程,行至伟大”是杨雪松进入大学以来一直秉持的理念。在未来的日子里,杨雪松会继续保持谦逊与自省,又会满怀热忱与壮志,像江河汇海般将青春投入新时代的水利事业,将自己的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