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内耗”这个词最近频频出现在大家视野中。
你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中,过于苛责自己,不知不觉走进“纠结、较劲、反复思索”的怪圈。人们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就会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
偶尔为之,不必过于在意,倘若长此以往,就要小心了,这样的状态可能会引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可能引起焦虑障碍和抑郁症。认清它们,并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对于驱散心中的“阴云”、保持良好心态来说十分重要。 在遇到压力、困难、挑战、危险时
我们会出现担心、紧张、不安、烦躁、恐惧等情绪
这就是“焦虑”
它是人类最普遍的情绪之一
而焦虑障碍的核心表现是过度担心
比如惊恐不安、无法冷静、心悸、气促等
焦虑障碍一般会表现为:
惊恐不安、无法保持冷静
体寒、出汗、手脚麻木或疼痛、呼吸急促
心悸、口干、恶心
肌肉紧张、睡眠障碍、头晕 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
比如难过、悲哀、沮丧等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会遇到一些不顺心或者压力大的事情
并因此表现出闷闷不乐、心情不愉快、难过等抑郁情绪。 而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
通常会出现这些状况: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
失眠、食欲降低或者体重降低
还有头疼、乏力、头晕
以及各种身体不适的感觉
运动是调节负面情绪的重要方法。规律的运动能改善个体情绪,是改善情绪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良方。
跑步、球类运动、散步、太极拳、健身操、游泳、瑜伽、骑车等都是较好的选择,每周3次,每次40~60分钟即可。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感兴趣的运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专注于现在的想法、情绪和感受,而不去评判它们,可缓解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症状,且有助于防止这些症状复发。
正念放松会使我们有意识地放松身体、放慢呼吸,这些直接的身体反应,很可能会向大脑释放一些反馈信号,通过激素、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的工作状态,从而起到对抗负性情绪的作用。
放松训练也可以使人僵硬的身体放松,不再感到紧绷,呼吸不再急促。放松的身体状态也有助于形成平和的情绪。
不良的情绪往往由个体对事件的歪曲认知和评估而产生。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停下来重新审视一下头脑里的想法,再去认真思索这些想法是否有一些偏误,或者与现实并不相符等,修正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情绪就会有所改变。 增加社会支持系统也是非常有效的调节情绪手段。当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及时找信任的身边人聊一聊,不仅可以把积压在内心的不良情绪倾诉出来,也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清负面情绪,并做好自我心理调适,防止“焦虑障碍”与“抑郁症”滋生,驱散“阴云”,迎来更好的自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