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管理  学工动态
河海榜样 | 不忘初心勤求进,携梦前行绽芳华!来看看这位水之子交上的满分答卷

发布时间: 2021-12-22      访问次数: 50

为全面推进我校优良学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河海学工在线品牌专栏【河海榜样】,继续推出2021钱正英教育科技基金”“严恺教育科技基金”“徐芝纶教育基金获奖者学习先进事迹,希望通过典型示范和榜样引领,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今天推出的是获得严恺奖学金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2018级本科生李若凡同学!

个人事迹

 李若凡,女,汉族,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8级本科学生。三年来综合绩点专业排名第一,现已推免至复旦大学攻读硕士。曾获严恺奖学金、全国马理论学科优秀学生奖励基金、国家奖学金等11项奖学金;获得河海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12项荣誉称号;参与两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均获优秀结项、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省级一等奖、江苏省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活动评选三等奖。现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副书记和18级本科生团支部团支书,被选拔为1442工程学员。

敏于求知,潜心勤学奋进

 出于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她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三年来综合绩点4.78,专业排名第一。得益于优异的成绩,她荣获包括国家奖学金在内的11项各类奖学金,以及12项荣誉称号。

 她热爱阅读,课后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并能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撰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类型及其特点》论文,在江苏省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中获得三等奖的荣誉。她也尝试着从思政学习者转变为传授者,通过学院教师的指导,带领团队在河海大学“学四史铭初心 迎百年担使命”第二届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由于深知科研工作者的英语水平与学术能力密不可分,她养成了定期阅读英文学术期刊习惯,并在大三寒假期间参加了美国海外短期研修项目,使自身具备一定的国际化学术视野。

 怀揣着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情与向往,20217月,李若凡作为江苏省代表参与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思政课学习之星”——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在此行中,她作为营员代表,用文字展现理论魅力,用语言丰富理论内涵,通过与陈秉公教授、韩喜平教授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们的对话交流,她深入体验到了真理的甜蜜,立志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自己的力量!丰富的学习与交流经历,不仅开拓了她的视野,提高了她的理论水平,也使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钟情科研,努力探索真知

 她具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和钻研精神,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入学三年来先后参与了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和1项国家级竞赛,通过科研经历提升了专业素养。

 大二期间,参与孙其昂教授指导的《高校物质文化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项目,结合拟定的评估标准对选定高校的物质文化环境所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状进行评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分析高校物质文化环境。项目结题优秀,她也以第一作者身份成功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

 她不断开拓学术视野,汲取养分。大三期间,参与由戴锐教授指导的《全媒体理念下乡村民众的信息源结构调研与优化策略研究》项目。同年,经老师推荐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在王大洲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社会机器人的现象学分析》项目。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她完成了《峥嵘岁月铸忠魂,同心共筑大别山》项目,并在第十七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

 这些科研经历,让她学会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她的问题分析能力与论文写作能力,深刻感受到“思政人”的时代担当。

情系工作,锤炼过硬本领

 在学生工作方面,她曾连续三年担任班级团支书,组织策划了团课比赛、志愿服务等十余项活动,帮助班级获评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在学院团委副书记任职期间,以工作促发展,以实践强本领,力求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大二时出于对辩论的热爱,担任院辩论队队长一职,带领院队斩获校级辩论赛冠、亚军,连续两年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

 点滴经历助力她的成长,也使她的管理、组织策划、语言表达多方面能力显著提升,荣获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河海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以及社会工作奖学金等荣誉。

 “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以光辉的顶点。”未来,她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争做一名优秀的新时代河海思政人,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